本文作者:admin

文档介绍:傅佩荣解读易经《易经》的六十四卦

摘要: 文档介绍:傅佩荣解读易经《易经》的六十四卦形成一套完套的人生密码。老子之学只偷得半部《易经》。第四“论卦辞爻辞谁作”答案是周文王。及卦辞与爻辞这是伏羲氏与周文王的贡献所在。文言只论及乾坤二卦。序卦就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加以解释想要找出其中道理。它的主体是六十四卦卦辞爻辞以及彖传、象传。《易经》的卦辞与爻辞出现许多占验之辞显示卜筮的操作痕迹而这一部分更是专门的学问难以深究。...

文档介绍:傅佩荣解读易经

傅佩荣 解读易经 《易经》的六十四卦形成一套完套的人生密码。人的吉凶祸福一半是命中注定 “时”与“位”决定的另一半则取决当气事人的认识与行动包括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责任之提升德行修养的必要以及乐天知命的智慧。这是一本人人看得懂的《易经》。 洁静精微易之教也。 ― 【春秋】 孔子前551 一前479 老子之学只偷得半部《易经》。 ― 【清】 康有为1858 一1927 大学者大人之学道家称为真人佛家称为菩萨儒家称为大人大学为大人之学问。《易》日”所谓乎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大学之明德即从此二语而来。 ― 魏尧活跃于民国期间生卒年不详 《易》曰“无思无为”佛日“不思议”若感通之道其唯自强不息以致力于普贤之十大行愿也夫。 ― 潘雨廷1925 一1991 《易经》 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易经六爻实例解读。 ― 【德】 黑格尔 hegel 1770 一1831 谈到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百推中国的《易经》 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 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 ― 【瑞士】 荣格C . G . Ju ng 1875 一1961 傅佩荣解读易经 前言一《易经》 这本书 《易经》 这本书 傅佩荣 《十三经注疏》是古人智能的集合中华文化的宝库而《易经》 位列其首。

这不仅是因为《易经》在时代上最为古老更是因为它的内容涵盖了天道、人道、地道亦即要在天地之间让人类安身立命。其方法则是设卦观象以符号代表自然界的现象再借符号的组合与移动描绘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情境由之展示人间世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 目前通行的《易经》 读本是经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的本子。孔颖达知道这项注疏工作十分艰巨所以特地撰写《周易正义序》探讨八个题目。首先“论易之三名”易字有易简、变易、不易三个意思。其次“论重卦之人”伏羲最先画了八个单卦将这八个单卦重叠为六十四卦的人也应该是他。第三“论三代易名”夏代有《连山》 殷代有《归藏》 周代有《周易》。第四“论卦辞爻辞谁作”答案是周文王。第五“论分上下二篇”上篇自乾坤至坎离下篇由咸恒到既济未济。第六“论夫子十翼”孔子是“十翼”的作者。第七“论传易之人”从孔子的学生商瞿一直传到王弼。最后“论谁加经字”答案是无从查考。 由此可知《易经》是伏羲氏、周文王、孔子这三位古代圣人合作的成果。我们从今天的眼光对此再作简单的说明。《易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内菁僦挥辛呢缘呢韵笠訮DF 文件使用 试用版本创建 及卦辞与爻辞这是伏羲氏与周文王的贡献所在易经六爻实例解读

二是“传”原是为经作注解的称为“十翼”翼为辅助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彖与象是依《易经》 分上下篇一卦至三十卦为上篇三十一卦至六十四卦为下篇而分上下。文言只论及乾坤二卦。系辞提供全面而深人的解说极富哲理。说卦说明卦象亦即八个单卦所象征的实物与处境扩大了想象的空间。序卦就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加以解释想要找出其中道理。杂卦并无次序试图找出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组的不同解读。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是“十翼”为孔子及其后学的合作成果。 换言之《易经》已经包含《易传》在内是一本独立而完整的经典了。它的主体是六十四卦卦辞爻辞以及彖传、象传。一般在研究《易经》时大部分的心力都用在这里。以下稍作说明。 《易经》首先肯定万物的起源、发展、变化、结束都是阴与阳这二元因素或力量所造成的。阴爻与阳爻这简单的两画合作组成八个单卦每卦三爻。于是有了乾与坤有如父与母。由此再衍生出震、坎、艮三子以及巽、离、兑三女。八卦分别象征天与地以

及雷、水、山风、火、泽。然后八个单卦再两两相叠形成六十四卦代表六十四种自然现象以及对应的六十四种人间处境。由于每一卦有六爻所以人间处境变成了三百八十四种。这些足以使人眼花缭乱但是我们的真实人生远非如此简单就能掌握。于是《易经》 一方面助人因应特定状况同时也嵝讶恕笆朗挛蘧浴?我们还是拥有主动抉择的能力与责任。 历代研究《 易经》 的学者主要分为象数派与义理派。两派各有根据也各有贡献但是却无法获得共识以致每一卦的每一爻都有千奇百怪的诠释足以让人望洋兴叹。《易经》的卦辞与爻辞出现许多占验之辞显示卜筮的操作痕迹而这一部分更是专门的学问难以深究。 事实上《 易经》 展开一个无限宽广与丰富的世界我们所盼望的只是得其门而入。我在解读此书时除了传统的注疏之外主要参考了程颐的《易程传》朱熹的《易本义》 以及当代学者马恒君的《周易正宗》 南怀瑾、徐芹庭的《周易今注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