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建筑与风水论文的范文,建筑风水学博大精深

摘要: 建筑与风水分析相关论文而在建筑领域,如何利用好传统风水思想,适宜地运用在建筑环境与整体设计中,为现代社会更好地服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将从下列三个部分来阐述风水与建筑之间的联系。风水学在建筑上的体现与应用风水学对现代建筑的影响与意义建筑与风水分析相关论文...

建筑风水分析相关论文

在世界的历史文化长廊中,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建筑风水学博大精深。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筑与风水论文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建筑与风水论文篇1

浅谈风水与建筑

风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的一种反映。它的核心主张是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地存在于同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因此,人类居住的空间也应该和环境相互协调。风水观不仅指导了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同时也融入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

引言

三千多年前,以《易经》阴阳关和五行规律为源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在沿用而未被今人全面了解的中国文化核心,包含了:对立统一、阴阳互根、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等规律,和这些规律数千年沉淀和积累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谐意识,成为我国古代风水学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现代社会对风水的看法不一,有人推崇,有人贬斥,后者大多原因是推崇科学,而建筑风水的非主流部分经江湖风水师或术士的肆意发挥与夸大,含有许多迷信成分,应当予以改正。而在建筑领域,如何利用好传统风水思想,适宜地运用在建筑环境与整体设计中,为现代社会更好地服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将从下列三个部分来阐述风水与建筑之间的联系。

风水概况

所谓风水,在古代是一门关于“生气”的学问。何谓生气,非现代所说个人之情绪,《吕氏春秋-季春》云:“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风水始终把宇宙、大地看作是人赖以生存的“气”的来源,强调“感天地之气”。因此,风水特别看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又与现代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主张不谋而合。

风水本为相地之术,也叫地相,因以“气”为着眼点,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易”为根本,古称堪舆术,是我国经过几千年传承与发展成就的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存。从本质上看,风水学起源于生活和生产,其理论来源于人们长期对自然的观察与改造所得的实践,因而其理论与应用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并被证明是科学的。它通过对事物的选择与安排,企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势施加影响,并助于人们利用大地的自然力量,平衡阴阳,以获得吉祥之气,从而促进身体健康与活力。

风水学在建筑上的体现与应用

1.风水学对建筑环境的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对于风水的重视,从宅地的选址到室内的装饰都可以看得出。早在《阳宅十书》的“论宅外形”中,作者就专门讨论了住宅的环境问题:“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

中国传统建筑历来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场地的处理上更是善于结合基地的现有条件,主张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等,例如在传统的“风水宝地”的环境模式中,讲究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左辅右弼”,也就是古语所说:“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在选址中,平原地区与山区不同:“平原看水法,山区看气脉”,这是风水观念中宅,村,城镇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格局,希望“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风水说把大地看作是一个有机体,认为山水的结合本身就是有机的,如《水龙经》所言:“夫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本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宅经》中的观点更为明确:“以开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本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这里明显地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这是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事实上,风水运用的实质不外是在选址方面对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做出适宜的评价与筛选,以及所需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纳福吉祥的目的,创造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

如就气候来说,如果在干热气候区,应将用地选在向北的斜坡上,这样不仅光线充足,太阳辐射也受到限制;如果在干冷或温湿气候区,则应选在向南的斜坡上。后一种形式更符合中国的纬度和气候特点,与风水的通常朝向一致。而这也恰恰说明了风水在一定程度上的科学性。

2.风水对建筑文化的影响

风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风水观具有其自身的整体性、综合性与普遍性,在古代大致可分为阴宅文化与阳宅文化。

所谓阴宅,就是死人的陵墓及其相关建筑。今日保存下来的许多重要的文物古迹,如已发掘为景点的兵马俑,古埃及的金字塔,就是坟墓的遗迹遗物,可以说风水在这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古人所认为的孝道莫过于安置好父母的遗体,使其高不致于受风寒,低不致于被水淹,浅不致于被狗拱,深不致于太压抑。但从总体上说,阴宅观念基本上属于迷信,然而阴宅观念也有其特有的发掘价值,比如在建造纪念性公共陵墓时可以引导民众的心理与行为,也可对考古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风水文化中的所谓阳宅文化,就是活人的居所。从大的方面来说,阳宅指城镇村落的规划布局与建筑设计;从小的方面来说,阳宅指住宅及其室内陈设。阳宅文化在建筑上直接反映在场地的选址,环境的处理,建筑的朝向,门窗以及平面的布置。

建筑风水的论文_风水在建筑中的体现论文_风水论文体现建筑中的特点

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都是我国先民对于社会的时间和自身的认知在建筑文化中的反映,重要的是任何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有益之处,在批判中继承并创新,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身心以及情操起到积极的影响。

3.风水对建筑形式的影响

建筑是石头(在中国可以说是木头)的史书,而历史又在建筑上留下了文化的烙印。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制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了风水的观点,致力于追求一个适宜的气场,为人的生长发育提供最为有力的室内外环境,有利于人的日常生活。

从资料上记载,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先民为了与大自然相适宜,选择了掘土而居的穴居形式,覆土而居,而中国风水关于“穴”的概念可能与此有关。这种原始的建筑形式具有节约用地、冬暖夏凉、防风聚气和直接感应“土气”等特点,具有很高的生态的实用价值,所以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所喜爱。现代建筑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绿色生态,因而生态建筑学应运而生。本学科一方面把人类聚集场所视为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把自然视为一个具体建筑结构和对人类产生影响力的有机系统。结合上述也发展出了现代的特色建筑形式一一掩土建筑。

4.风水在建筑上应用实例――汝州风穴寺

河南汝州风穴寺处于少室山南麓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中,坐东北,向西南,北靠玉皇,南面汝水,东傍龙山,西偎黄鹿,现存基址完全符合风水宝地的环境模式,讲究坐北朝南,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前堂后室,天门地户风水格局等等。山门在阴阳八卦的巽位,即东南角(处于吉位),完成了坎寺巽门的风水格局,达到了进山门步步登高,出山门居高临下的意境,正是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风水格局”规划的具体应用。

综上所述,风穴寺不仅从选址,到院落布局,再到一气呵成的周边环境,都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也是研究风水与建筑关系的优秀范例。

风水学对现代建筑的影响与意义

先举一个风水在现代建筑中众所周知的实例,就是美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在设计香港中银大厦时所遇到的“风水风波”。高达351米的香港中银大厦是香港的地标性建筑。在看过图纸后,中国银行给贝聿铭发去了电报,对大厦的立面上众多的巨型“X”形钢架深表忧虑。因为在中国,“X”意味着遭殃,只有罪犯的名字上才会打“X”形的大叉。最后贝聿铭十分精明地把“X”横向钢架隐藏起来,并把暴露在外的部分改为类似佛教中的吉祥符号――万字符,这才皆大欢喜。这个故事从科学的立场上来说似乎充满了迷信色彩,但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看,就会发现风水并不是荒诞不经的,至少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对心灵的抚慰作用。

所以,现代风水学的内涵与使命对比古代来说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对于建筑师来说,不是要搞封建迷信,而是要将传统风水学的合理内涵与当代建筑学相融合,以更宽更广的知识面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建筑形式、文化、环境与意义多元化的需求。在另一个层面上,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应当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了解并深入的掌握传统民族文化,以期更深度的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的新生潜力。

建筑与风水论文篇2

试谈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

摘要: 本文浅谈了 建筑风水 文化与建筑设计 问题 ,从建筑风水文化的角度浅析了 中国 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 建筑文化 风水文化 建筑设计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建筑风水学博大精深,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形成 发展 过程中,没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从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到普通村落、民宅的建筑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随着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后,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特别是近30年来建筑风水学在国外受到了高度重视,甚至形成了中国风水业,中国风水也开始进入了百姓安居的视野,由此可以想象,可以推见在未来的世界闻名进程中,中国建筑风水学必将饰演重要的角色。建筑风水学与当代房地产有效结合是 现代 风水文化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造福当代百姓推动 经济 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建筑风水文化是古代祖先长期 社会 生活实践经验的 总结 ,其易道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现在我们共同探讨问题。

说到风水文化我们很多问题一直没有机会找到答案,比如环境的改变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多大的 影响 ,这些影响是应该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改变,如果要改变的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 方法 ?这些方法有 规律 吗?有人说这些方法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好,方法论也好,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样的现实价值呢?这个现实价值怎么连续、怎么使用等等太多的问题。

风水 研究 领域 目前 正在突破也是最难突破从文化来讲就是创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产生与现代的结合,文明的进步是靠文化的融合,现在我们不是克隆 工业 化,要把传统和现代融合,建筑文明是新文明的一部分。

中国有一句格言:风水宝地,人丁兴旺。中国是风水宝地,养育着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 历史 上曾定都在西安、南京、北京等地,这些地方都是风水宝地,拿北京来说东有渤海,西有燕山山脉,富贵之地能使我们国家昌盛。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建筑风水是中国古代建筑 理论 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领域的灵魂,随着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风水应有的主导地位,在城市大规模园区的整体风水规划,房地产开发的整体策划,房产风水策划是从根源上把住了建筑风水的关键,从而为更多的百姓营造出一个事业顺随、家庭和美、身体健康的吉祥场所。同时也给开发商带来了回报。

中国的建筑风水学科是内涵非常丰富的,结合我们中国的建筑设计来讲,把建设风水 科学 与我们现代的设计理念相融合,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在21世纪建筑应该具备的特色。

易经是中华五千年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其中内含天象、地理各个方面, 目前 易经的 研究 和 应用 已经受了国内外甚至全世界人们的欢迎和重视。近几年来尤其在东南亚各国众多的易学爱好者,纷纷把易学知识应用到不同领域当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自从2003年秋在印度尼西亚成功举办“环保与易经”大会以后,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更多的学者把易经风水学和 现代 建筑、现代家居、现代环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之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人们不再要求简单的、外在的气派、豪华,更多的是追求内在的温馨、舒适、实用、健康,体现以人为本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

建筑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看法有人扬之,有人抑之。扬者认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抑者认为是封建迷信。 中国 建筑文化随着 时代 的 发展 与时俱进,有一些古建筑文化是古代祖先生活经验的 总结 ,在中国建筑文化乃至在世界文化中有一定的 影响 。随着建筑行业和 科学 技术的持续发展,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产生,更希望建筑风水文化能在新时代得到不断发展和重视。

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的 理论 结合,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传统之所以必须尊重是因为它是创新文明的必要条件之一。世界和中国的 历史 都表明,不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曾经创造了工商文明,未来的文明必定在文化的融合中产生。在 经济 全球化的进程下,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中国风水文化传统的良莠,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区别,只能在创造未来的实践中鉴别。传统是被保存或淘汰,决定于它在创新文明的实践中是否有积极的贡献。作为环境文化和环境 艺术 的中国风水文化,不仅包含某些科学和技术的因素,而且包括有终身的价值选择和产业的道德规范。

世界正处在从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中国正处在与世界文化融合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建筑产业正处在一个创新文化的关键时期。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宽容的胸胸怀,通过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讨论,把传统的惯性转变成创造的动力。

我们也希望所有的开发商都有这样的意识,把健康的概念注入我们的开发和建筑当中。进一步探讨、继承、弘扬、发展中国的风水文化,为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服务,为我们国家建设现代化服务,为2008年 科技 、人文、绿色北京奥运举办成功服务,为我们国家昌盛服务,为世界各民族居住健康发展作出我们中华民族及科学、建筑风水文化的应有贡献。

建筑与风水分析相关论文

建筑与风水论文篇3

试谈建筑风水文化

【摘 要】风水并非迷信,风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关于建筑的选址和规划设计,我们祖先琢磨出了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风水思想的可贵之处是把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风水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建筑物不是—种简单的“住人机器”。建筑规划也绝非一种单纯的“空间组合”或形体罗织,而是一种有构思意韵的,风水的整体有机思维,不论你承认与否,它不仅规范了我国古代建筑风水在建筑中的体现论文,而且也渗透到了我们今天的建筑规划的设计。

【关键词】风水;建筑规划;生活环境

一、风水文化

1、风水文化之源

风水是研究环境科学的学问,风水在古代称为“堪舆”。它主要研究村落和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们生活环境的统一协调问题,它具有“环境科学”、“环境景观学”或“系统论”的内涵, 并属于中国古代《周易》哲学的子集。它将中国古代哲理“天人合一”、“阴阳相济”、“方园相胜”、“革故鼎新”、“刚柔互补”、“物极必反”、“五行生克”的辩证法应用于选址造屋之中,得出了一整套系统的“堪舆”理论,指导了中国几千年的城乡建设,因此风水师就成了中国古代的规划师和建筑师。风水理论主要以阴阳、人数、五行、天干、地支、月律、五音、色相为辩证系统,熔数学物理为一体;纳天文、地质为内涵;引环境生态为辅佐,扬哲理美学为道义的综合性环境科学。而以气、理、形、数为宗旨,“时空合一”为表征的风水罗盘则是风水师们重要的演义道具。

2、风水学的基本内容

2.1阴阳论

《易经,系辞下》载:“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封”。《易经,系辞传上》:“一阴一阳之谓道”。《才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种阴阳理论的实质就是哲学辩证法中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阴阳论”是堪舆风水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建筑风水的论文_风水在建筑中的体现论文_风水论文体现建筑中的特点

2.2五行论

“五行生克”理论是自然界物体之间的对立统一论。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排斥、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立排斥表现在互相制约的相克;统一联系表现在互相协调的相生。相克又叫“相克序”、“相胜序”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生序”表现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种关系成了风水学上判别吉凶的基本准则。

2.3太极与八卦论

“太极为一整体,变为两仪,四象、八卦,再发展到六十四卦,这许多演变,就是2n的变化,也就是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相互之间矛盾斗争的结果”。八卦是用抽象符号代替自然界天地万物排列组合起来的图式。和当代物理学公式中用字母代替其一物理量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用字母代替化学元赢相仿。八卦中有四阳和四阴卦,其四阳卦象:乾卦、震卦、良卦、坎卦。四阴卦象:坤卦、寓卦、兑卦、巽卦.这八种卦象中又有各自的物象内涵。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良为山、坎为水、寓为火、兑为泽、巽为风。另外,这些物象又台有抽象特性:乾卦喻雄;坤卦喻柔顺;震卦喻雷动;良卦喻静止;坎卦喻湿陷;离卦喻光明;兑卦喻欢悦;巽卦喻侵入。

中国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中国风水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恰是中国风水学的人与自然融合,即"天地人合一"的原则,指导人如何按这些感应来解决建筑的选址乃至建造,才创造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城市布局、建筑形式及建筑景观,因地制宜,美不胜收。

二、风水学对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的启示

1、“天人合一”古代朴素的环境工程学

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在岩石图表层和大气图下层,含有土圈、水圈和生物圈的自然环境之中。环境是客体,人是从体,就是说人要顺应自然,识天时,懂地利,才能带来“人和”的局面。若违背自然规律,就要带来祸患。马克思预言:“人类要利用自然,自然界就要以某种形式来报复人类”。人类一产生就非常注意对生活环境的选择。“趋吉避凶”的观念产生了一整套认识环境的理论,风水学便在满足人们生存欲望的前提下应运而生了。

2、生态学思想

2.1人与自然协和

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是几千年来中国堪舆学家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一贯主张。风水学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急功近利,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在住宅建设中,因山水而建筑,用建筑美化山水,借助自然景观来保护山的美,同时也衬托建筑物的美,通过建筑物,将人与自然高度协结合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的关系。

2.2保护环境意识

风水是一门有关人和周围环境关系的学问体系和信仰体系。作为学问体系,风水除了教导人们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如何植树风水在建筑中的体现论文,以培生气;作为信仰体系,风水除了教导人们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如何开挖采掘,以护形势。风水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要求人们,“顾其自然”,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纳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之中。尽管古人改造大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然而先哲们依然悟出了其中的哲理。在人类通过大规模建设活动使得地表性态改变的能力极强的今天,更应遵循这一基本原理。近年全球范围的绿色革命运动,建筑学领城的生态建设,绿色建筑研究活动等,从其基本出发点来说,是与传统的生态学思想相吻合的。

2.3风水有机观

建筑和规划设计要建立在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的基础之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生态建筑学研究的对象。所以,生态建筑学的基本取向是,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它与大自然相和谐,以求居住者及其子孙能在聚居地获得平安的生活。风水要求房屋建筑、园林及墓地,要与地形、风和水的运作相联系。这种生态实用性常被潜在的凶兆威胁所遮掩。生态设计学很欣赏中国风水关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相和谐的态度,并能深入领悟其中的奥秘。所以,生态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风水的整体有机自然观。

三、结束语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在世界民族之林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中华民族是靠风水起家的,炎黄祖先对风水推祟备至。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繁衍是风水休戚相关,风水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辉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是风水学的灵魂和核心,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对风水环境的追求,尤其重视对优美自然环境的追求。“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风水中的“大地有机”自然观,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表现,不仅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还把天、地、人看作是有全息同构的关系。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了,人类最终的目的不是与自然分裂,而是与自然和谐,达到整体有机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建军,孔尚林.风水与建筑[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亢亮,亢羽.风水与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23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