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学与道学是两大主干。如果说儒家思想的精华是做人的仁学,是人与社会关系之学,那么可以说道家与道教的精华是道法自然的玄学,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
想要了解道家与道教的精华,不能不解读“三玄”。“三玄”一词,最开始起于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说:“洎于梁世,兹风复阐。《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周弘正奉赞大猷,化行都邑,学徒千余,实为盛美。”
《梁书·儒林传》记载:太史叔明“三玄尤精解,当世冠绝”《南史·全缓传》也有类似的记载。在现存的浩如烟海的道家和道教文献中,“三玄”是全部文献中的核心经典,被道教徒奉之为思想的源头,因而,治道学者,当从“三玄”开始学习。
“三玄”是中国生态思想的大本营,研究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不能不研究“三玄”。“三玄”之间存在生态方面许多相似之处周易八卦正确吗,比如说:
《周易》讲“生生不息”。《老子》也讲:“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周易》里讲大象、小象,《老子》也提到大象,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周易》有复卦,讲不远复。《老子》也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庄子》受到《老子》的影响,保存了一些《老子》的史料。《庄子·庚桑楚》记载:“《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但《老子》里面没有这句话,这说明研究老子的思想不能仅仅靠《老子》,还要从《庄子》等书中寻找资料。
关于“道法自然”三玄各自的观点
《系辞上》记载:“《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老子》的核心是“道”,道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道是万物的本源与规律。《老子》研究道的目的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但是如果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呢?《老子》告诉我们要顺应天地之道,遵守生态规则,学习自然以无言给人类启示的方式,在《周易》中有很多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超过了《老子》的论述。
《庄子》主张顺其自然与超乎自然。《养生主》记载赞颂庖丁解牛,认为庖丁之所以能洋洋得意,无非是能顺其自然。如果庖丁强行砍牛,只会导致牛刀损坏,并且屠宰的很累,《庄子》认为自然有规则可循。同时也认为高超的人应该是超脱于自然的人。
关于“无为”三玄各自的观点
《周易》把“无”提到很高的境界,另一方面《周易》又充分强调有为,主张动态、变化、发展。这方面的思想比起《老子》要有积极性,例如《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实久了之后还会穷,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这个世界就是在一定的规则下无限循环的。
《老子》主张无为,认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都是在强调一种无为的态度,让人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庄子》强调“无用之用”。《人间世》记载:“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句话的总体上就是在强调一件事,在世人眼中都在利用追寻有用的东西周易八卦正确吗,不注意无用的东西,其实无用的东西也能发挥它的用途,这些都要人们用心去发现。
对于道教、道家、道学等一系列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不得不看的书就是这《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之书了。其中《周易》可以说是三玄之首,中国的道家、道教文化皆出自《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