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梅花易数,我相信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词“灵感”,认为梅花易数断卦不能准验,是因为自己的灵感不够,并且将“法无定法,我心为法”作为自己的论据,还有认为梅花易数中谈到心易,那当然更证明了梅花易数是灵感之学啊!
可事实当真如此吗,我们来看看原著中的《三要灵应篇序》。要说明的是,原文并没有分段,我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强行分了段。
夫《易》者,性理之学也。性理,具于人心者也。
这句话作为开头,已经统领了下文心易之秘。《易》就是性理的学问,而性理就是存于人心中的东西。
当其方寸湛然,灵台皎洁,无一毫之干,无一尘之累,斯时也,性理具在而《易》存吾心,浑然是《易》也,其先天之《易》也。
当人心灵澄澈,不着外物,性理都存于心中,而《易》就在心里。此时的人心与易一体,这就是先天之易。
乃夫虑端一起,事根忽萌,物之着心,如云之蔽室,如尘之蒙镜,斯时也,汩没茫昧,而向之《易》存吾心者,泯焉尔。
一旦开始主观思虑,那么事物的根基就在心上萌动,心如同明镜蒙尘,先前的《易》存于心的状态就消失了。
故三要之妙,在于运耳、目、心三者之虚灵,俾应于事物也,耳之聪,目之明,吾心实总乎聪明。盖事根于心,心该乎事。
何为虚灵?虚即为空,只有耳目心三者皆空,才能与实物相应。而心乃一身之主,耳聪目明之性,都是由心来总领的。这是因为事根萌于心中,而心包含了事。
然事之未萌也,虽鬼神莫测其端,而吉凶祸福,无门可入。故先师曰:「思虑未动,鬼神不知;不由乎我,更由乎谁?」故事萌于心,鬼神知之矣。吉凶悔吝有其数,然吾预知之,何道欤?必曰:「求诸吾心易之妙而已矣。」
但心未动则事未萌,即使是鬼神也无法知之,吉凶祸福也无从谈起了。而事萌于心则其可知也,吉凶悔吝生乎动。如果要预测,则要求于我心易的灵妙了。
于是寂然不动,静虑诚存梅花易数推荐版本,观变玩占,运乎三要,必使视之不见,吾见之;听之不闻者,吾闻之;如形之见视,如音之见告,吾之了然鉴之。则《易》之为卜筮之道,而《易》在吾心矣。三要不虚,而灵应之妙斯得也。是道也,寓至精至神之理,百姓日用而不知,安得圆通三昧者,与之论欤!此先师刘先生(江夏人,号湛然子)得之王屋山人高处士云岩。
所以停止思虑,诚存于心,寂然不动,观察变机而占,运用耳目心三要之虚灵。这样就使用了《易》的卜筮之道,而且是在“易存吾心”的状态下完成的。
通过以上的简单翻译,大家应该了解了,梅花易数中所谓的“心易”,其实是指一种“易存吾心”的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就要保持心不动,所谓“静虑”“寂然”而已。阳明先生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即是此理。心易运用的是心之体,而不是“意”的分判思虑。而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所谓的灵感,其实是意的作用,“我认为如何如何”。
看过我上篇文章《从来看梅花易数的入门之法》的朋友应该知道,心一动则体用即分梅花易数推荐版本,体用一分方可预测。这是因为心不动则鬼神不知,吉凶祸福无门可入;而思虑方起则事根乎萌,吉凶悔吝有其机也。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心动吉凶悔吝才可测,但文中又说欲预知之则求诸心易,即是要心不动,这样就有矛盾了啊!事实上并不矛盾,梅花易数的关键内容都是有一条主线穿插的。还是回到《观易吟》“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句,我们就能发现一次预测其实是这样一个过程:心动,事根萌,体用分 —— 意识到心动,欲预测 —— 寂然不动,静虑存诚,运用三要,梳理体用 —— 人心与天心合,预测准验。所以这里其实是心由静到动又复归于静的一个过程。
还有一个问题,既然心不动则吉凶悔吝无门可入,是否观梅占、西林寺占以及所有的后天占例,先生没有看见征兆,没有心动,没有预测,对应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呢?答案是,还会发生。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心动则有吉凶悔吝,是因为如心不动则无所谓吉凶,吉凶不过是意的分判罢了,而并不是心不动则无事发生,那就成了笑话了。